免费发布信息
第一雅虎网 » 站长资讯 » 行业资讯 » 历史探索 » 文章详细

孙悟空惨遭如来完爆,只因不懂这些道理?菩提祖师早就提醒过他!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次数:488次 发布时间:2018-03-08

文:明智金蝉(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孙悟空的前半生,曾经下过阎罗殿,上过斩妖台,遭过刀剁斧砍,经过丹炉熬炼,最后终于被如来佛祖完爆,压在五指山下,一压就是五百多年……

提起孙悟空的这些遭遇,很多人往往会把原因归结为幕后黑手的无形推动和操控,但金蝉却不这么认为。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虽然是各种因素叠加之后合力作用的外在显现,但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各种因素所占的分量各不相同。具体到孙悟空身上,其自身存在的性格缺陷,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第一点,骄傲自大,不守规矩。

众所周知,孙悟空无父无母,确确实实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这样的身世直接导致了一个无法忽视的后果,那就是在孙悟空拜师学艺前的三百余岁猴生里,没有人教他做人的道理,也没有人教他进入社会应该必备的技能。

用西游记原文描述孙悟空最初的三百年猴生,就是: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


后来孙悟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拜在大神菩提祖师门下,想来终于可以提高一下人生境界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孙悟空拜师之后,先干了六七年杂役,之后祖师才对他“开小灶”进行传道。初习神通的孙悟空禁不住内心的喜悦,于是在人前卖弄本事,不想第一次就被祖师撞见。见此情形,祖师对孙悟空进行了一番呵斥:

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孙悟空拜师十余年,这是菩提祖师唯一一次教诲他做人的道理。但学得神通脱胎换骨之后,孙悟空只顾着高兴,很快就把这个道理抛到了脑后。

第二点,稍有付出,立求回报。

《西游记》的第一个故事高潮,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也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反映孙悟空“勇于反抗权威、为自由而战”的经典事例。但在金蝉看来,这件事更大程度上也反映孙悟空的“无知无畏”。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总要经历努力和付出,然后才会有收获。如果每有付出就立求回报,那么“拔苗助长”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诠释。

有付出尚且需要时间酝酿才能有所回报,那么没有付出,就注定不会有回报。

假如我们能够客观的去分析孙悟空在天宫的履职经历,就会发现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目标有过任何明确的规划,也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目标做过任何有计划的努力,甚至他根本就没有过任何一个明确的目标。有的只是把头颅高傲的抬起:“我要做大官,做一个至少与玉帝平起平坐的大官。”

第三点,遇事冲动,做事全凭胸中意气。

当得知自己没有得到蟠桃会邀请函的时候,孙悟空勃然大怒,一路祥云竟奔瑶池而去:

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吃勾了多时,酕菘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闯下如此大祸,孙悟空第一个想到的却是“不如早回府中睡去”,其神经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诚然,天庭里到处都充斥着黑暗不公和尔虞我诈,孙悟空在很大程度上也扮演着一个勇于反抗压迫的孤胆英雄的形象。但就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孙悟空前半生的性格,却实实在在为其后来的悲惨遭遇埋下了祸根。


当孙悟空开始生出“愿为人上人”的诉求时,就已经由一个“天产石猴”转变为一个“社会人”,而作为一个“社会人”,则注定要与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碰撞与磨合。并且,一个人的本事越大,与社会发生碰撞的爆点就越多;一个人的诉求越高,与社会发生碰撞的机会就越多。

孙悟空由猴子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只经历了菩提祖师一个引路人,而祖师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传道”,并没有指点他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世界相处。后来孙悟空与牛魔王等人结为七兄弟,但这些“酒肉朋友”并没有对其做任何良性示范,在很大程度上反而起到了放大其本身缺点的作用。

所以你看,人生的际遇,很大程度仍然是由自身的特质决定的。

经过五指山下五百年反思,又历经十万八千里西天路上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练,孙悟空终于脱去了前半生的性格缺陷。虽然仍然乐于斗争,但当斗争加持了理性和智慧之光后,他便水到渠成地修成了“斗战胜佛”。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最新收录

商家免费入驻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