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凌晨,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一辆救护车伴着急促的呼叫声驶到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急诊楼前。
眼前的这位患者,即使身经百战的急诊医护人员,看到后也倒吸了一口冷气——一把带血的刀刃深深地从左眼部插入,刀尖深入颅底,患者意识昏迷,呼吸困难。
容不得丝毫犹豫,医务人员迅速行动起来。维持生命体征,多学科会诊,建立绿色通道……经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骨科会诊后,排除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和出血。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左侧胸壁积气,胸外科立即给予患者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及时、准确的判断病情,快速、稳妥的救治处置,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经过一番抢救,患者意识逐渐恢复,但左眼结构还无法探查,左鼻腔可见血痂,刀刃已经刺入颅底,具体深度暂未可知……
医院立即启动各相关科室主任参与的深入会诊,探讨最佳的手术方案。亦庄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陈晓红紧急从家中赶来,带领医师董怿和李谨仔细检查患者,同时,神经外科医师李永、眼科医师杨迪亚、麻醉科医师刑峰、血管外科医师缪鹏、胸外科医师高翔等赶到,多学科共同开启一场紧急的生命接力。
首先需要确定麻醉方案,到底是先气管切开还是诱导下全身麻醉?如果患者清醒状态下行气管切开,会增加刀刃二次损伤的风险,但是患者的保护性反射,张口困难的情况,也会导致直接麻醉风险增大。陈晓红分析,从减少患者继发损伤的角度考虑,应当采取直接诱导麻醉。如果麻醉插管困难,可通过“四步十秒法”确保10秒左右开放气道,以降低麻醉风险。
接下来是如何安全拔刀。为避免术中拔刀造成二次损伤,必须先在颈部解剖出颈内动、静脉,后组众多颅神经。根据刀刃行进径路,陈晓红预判上颌动脉可能已经断离,不排除颈内动脉可能有挫裂伤。为确保术中万无一失,术前需要先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刀刃行进路线和颈部大血管的关系及大血管损伤程度。
当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出来后,专家组再次担忧起来。患者颈内动脉没有破裂,但刀尖已深刺入颅底,进入咽旁间隙,正好抵达颈动脉鞘,上颌动脉已经断离,刀尖抵在颈内动脉;韦氏环发育不良。这就意味着,术中如果直接结扎颈内动脉,可能会造成患者偏瘫,这对于年仅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另一种“死亡”。
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经过详细周密的考虑后,手术开始进行。为减少颈动脉内膜挫裂伤、血栓形成引发偏瘫的风险,专家团队在术中采取肝素化,虽然这会使手术难度加大,但医生们沉着冷静,谨慎规避着可能出现的危险。
随后,采取颈外入路手术,充分暴露颈鞘,发现左侧颈内静脉、颈外动脉的分支颌内动脉破裂,遂结扎止血。暴露刀尖后,给予其充分保护,将其缓缓地拔出。随着利刃的拔出,颈内静脉破裂和上颌动脉断端出血汹涌,十分危急,陈晓红迅速收紧提前预留的结扎线,出血及时止住,所有人悬着的心才稍稍得以放松。
最后,眼科和耳鼻咽喉科医生进行伤口清创缝合,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被平稳转运至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进一步生命支持。
目前,经过医护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已经安全度过危险期,后组颅神经功能正常,视力正常,各项生命体征良好,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正在康复中。
编辑:匡峰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