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原标题:“扩内需”成热词 2022年哪些领域能享红利
随着民族自信不断增强,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偏好也在上升,这给大量新的中高端国内消费品牌创造了较大空间。新品牌的崛起是获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渠道。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王梅婷
绿色消费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虽有所下降,但政策引导力度将持续增强,新能源汽车消费理念将更加普及,消费需求也将迎来持续增长。
——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吴琦
乡村振兴
乡村的发展不只局限于旅游,还可以为优质农品搭建“短视频+直播+电商”三位一体的产销直链营销平台。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 袁帅
近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仍是“内需”。
今年哪些领域可能享受“扩大内需”带来的红利?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姜照对红星资本局表示,在投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数字贸易等领域将迎来良好的发展空间;在消费方面,新型消费、品质消费、进口消费、服务消费、绿色消费等有较好的增长潜力。
新消费带来新期待
伴随着2021年中国经济年报的出炉,今年经济发展的重点也基本确定。2021年,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1%,比2020年提高4.4个百分点。分析认为,今年挖掘内需潜力仍是稳增长的关键。国家发改委综合司相关负责人于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今年仍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多次提及,将抓紧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同时多部门密集部署促消费举措,还圈定了2022年促消费的重点领域。其中,巩固和扩大基础性消费、升级类消费,加快发展新型消费,鼓励绿色智能消费等,成为更好激活消费市场的重要发力方向。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提出,2022年要扩大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培育壮大智慧零售、数字文化、智慧旅游等消费新业态。
姜照对红星资本局表示,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和消费。在投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数字贸易等领域将迎来良好的发展空间;而消费将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新型消费、品质消费、进口消费、服务消费、绿色消费等有较好的增长潜力。
姜照建议,今年政府部门应在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供给、完善消费环境等方面出台更多实招,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潜力。
“新消费”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随着消费市场不断发展,消费新场景、新模式和新应用也不断涌现,新消费品牌也成了消费市场中的最大亮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梅婷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中国的消费市场仍在不断扩大,其中国内市场的比例也在进一步上升。随着中国民族自信不断增强,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偏好也在上升,这给大量新的中高端国内消费品牌创造了较大空间。
王梅婷指出,目前中国传统制造业投资空间有限,资本回报率逐步降低,使得消费品从纯粹的增量市场过渡到存量市场,因此新品牌的崛起仍是获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渠道。
新能源汽车仍是重头戏
绿色消费,成为政策支持重点。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加快提升食品消费绿色化水平、鼓励推行绿色衣着消费、积极推广绿色居住消费以及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消费等八大重点领域提出具体措施。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方案》释放出关于绿色消费积极的信号,将对中国消费端和产业端都产生重大的影响。绿色消费是优化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在这之中应不断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作为绿色消费的重点之一,新能源汽车消费仍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352万辆,同比增加157.5%,结束连续3年下降趋势。宁吉喆也提出,要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方案》则特别提出,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车辆购买限制,推动落实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并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汽车企业研发推广适合农村居民出行需要、质优价廉、先进适用的新能源汽车。
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吴琦告诉红星资本局,《方案》的出台为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消费普及打开了市场空间。吴琦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虽有所下降,但政策引导力度将持续增强,新能源汽车消费理念将更加普及,消费需求也将迎来持续增长。根据乘联会预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有望突破6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2%左右。
绿色发展也体现在各地两会的内容中,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告诉红星资本局,从前段时间各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矿山、绿色制造等均有部署安排。产业发展的绿色化、数字化趋势同步部署,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乡村市场潜力备受关注
在发展新型消费和促进消费升级方面,乡村市场成为重要着力点。
姜照认为,在优化消费供给方面,不光是在城市地区完善现代商圈和步行街建设,在农村地区也要打造现代商业体系,降低物流配送成本。
事实上,相关举措正加快落地。1月5日,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和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就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争取到2025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心、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快递物流配送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更加健全。
2021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9549.3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8663.1亿元,同比增长21.0%。一方面推动农特产品“出村进城”, 另一方面促使高质量消费品“下乡进村”,伴随网络零售城乡流通体系逐步打通,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农村市场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
近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相关负责人在谈到扩大内需时提到,要引导企业推出更多定制化、智能化、绿色化商品。同时提高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特色民宿等服务品质,丰富周边游、近郊游、冰雪旅游产品供给。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告诉红星资本局,乡村的发展不只局限于旅游,还可以为优质农品搭建“短视频+直播+电商”三位一体的产销直链营销平台。
袁帅指出,这打破了原来农产品有产物没销路的困境,不仅为农民增收,还让乡村发展有更多的可能,这样的模式也获得文旅行业的广泛认可。“疫情防控背景下,对于旅游景区或商家而言,数字化升级则是重要的抵御风险手段之一。这也是适应新消费趋势的必然选择。”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