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往往忽视了对日常生活中饮食的要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让不少人的健康出了状况。比如有的人吃饭“低头就碗”,长期低着头、弓着身,会加速颈椎和脊柱老化。
哪些就餐姿势最伤颈椎?最佳的用餐姿势是什么?生活中又有哪些吃饭习惯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呢?
影响健康的吃饭习惯
1
边看电视边吃饭
吃饭时不忘开着电视,是很多家庭的习惯,看似小事却对健康存在威胁。
吃饭时注意力要集中,最好关掉电视等干扰物,这也有利于咀嚼充分,便于控制体重,避开患慢性病的风险。
2
趁热吃
“菜来了,趁热吃!”这是饭桌上常听到的一句话。虽然食物趁热吃味道更香,但长期过热饮食却会诱发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
我们的食道壁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黏膜就会被烫伤。如果反复如此,可能引起质的变化,发展为肿瘤。
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在40℃左右
3
边看手机边吃饭
很多人习惯手机不离身,吃饭时也是如此,常常饭送进口里,眼睛还盯着手机,吃的是什么都没察觉。
父母如果允许孩子在就餐期间玩手机,孩子的饮食结构往往很单一,而且更喜欢高热量食物,容易营养不良,家庭氛围也相对较差。
就餐时最好停止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家长更应对其行为进行限制。
4
吃饭的时候谈工作
一吃饭就抓住机会,滔滔不绝教育下属或孩子的人不少。
饭桌上说说家常话倒无妨,但如果边吃边谈工作、谈生意、谈考试分数,就可能会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
因为人在集中精力思考,或精神压力较大时,植物性神经功能受到压抑,消化道血液供应减少,胃蠕动就会减慢。特别对于消化吸收功能本就偏弱的人来说,全心全意、轻松愉快地吃饭,才能帮助食物充分消化吸收。
5
过午不食
近年来,网上开始流行“过午不食”的减肥保健方法,过午不食,晚饭不吃,对健康真的有好处吗?
首先,一餐混合膳食消化吸收的过程大概是4-6小时,刚好适合一日三餐,而且人体消化酶的分泌,也有早中晚的节律性。
两餐之间间隔太久,从保健的角度讲,对免疫功能、大脑、心脏等都有坏处,而且还不利于血糖的稳定。
6
经常喜欢吃汤泡饭
有些人在吃饭的时候,觉得米饭太干了,喜欢用汤泡饭吃。
当食物进入胃以后,胃酸开始活跃,正常情况下,胃的机械性消化以及协调的化学性消化都没问题,胃酸浓度并不会被改变,但是汤泡饭口感顺滑,容易吃多,不建议常吃。
7
饭后喝酸奶
人们常说的“饭后喝酸奶助消化”,指的是喝酸奶是可以促进胃酸的分泌,并且其中所含有的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肠道内的繁殖,对于维持消化系统健康有一定的帮助,能起到间接帮助食物消化的作用。
但是,在饱腹的情况下,喝酸奶反而会增加饱腹感,并不能起到助消化的作用,长期如此还可能会导致发胖。食物在肠胃里消化,需要消化酶分解食物和胃肠道规律蠕动,然而酸奶并没有这个能力,促进不了肠胃蠕动,也不含消化酶。
而且我们从市面上购买的酸奶,益生菌存活的概率极低,益生菌的生存需要很苛刻的条件,酸奶经过运输、储存和销售的过程,活菌基本都被灭杀了。所以吃饱后立即喝酸奶,反而会加重胃的负担。
晚餐
“五不碰”
1、晚餐过食“重口味”
晚上吃的过食辛辣刺激食物,如摄入大量辣椒、大蒜及生洋葱等辛辣的食物,易让肠胃产生灼烧感,导致胃食管反流或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从而干扰睡眠。
2、晚餐过食油腻
排骨汤、猪蹄汤等脂肪含量很高,尤其是对心血管有害的饱和脂肪含量很高,不宜常喝。
高血压患者,不适合喝太咸的汤。
痛风患者不应多喝动物内脏或海鲜汤等,因为其中的嘌呤含量较高。
胃肠不好、食欲不振的人,通常脂肪消化能力也比较弱,应撇掉部分浮油再喝。
3、晚餐“生冷黏硬”
西瓜、香瓜、生西红柿等生冷瓜果,或是凉拌黄瓜、凉拌海蜇等凉拌菜。
而黏硬,则是指是汤圆、年糕、切糕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干煸、干炸、水分很少的干硬食物。
晚上肠胃需要温和消化,这些食物进入胃内后,会直接影响胃的工作,让消化活动变得异常亢奋,容易导致急慢性胃炎等胃病。
4、晚餐暴饮暴食
统计发现,很多胰腺炎尤其是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都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比如暴饮暴食、食用变质食物、饮酒等。腐败变质食物易诱发消化道细菌感染,诱发胰腺病变,尤其胆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风险增加。
5、晚餐吃产气食物
如豆类、青椒、茄子、土豆、芋头、玉米、面包、柑橘类水果和添加甜味剂的饮料及甜点等,会让人产生腹胀感,妨碍正常睡眠。
重点
最伤颈椎的吃饭姿势有哪些?
1
低头吃饭,对侧手臂下垂
对侧手臂下垂,就着碗低头吃饭,会使躯体旋转。由于肌肉的连带作用,长此以往可能使胸腰段椎体发生旋转,导致腰背肌肉疼痛。若孩子养成这种不良习惯,甚至可能引起特发性脊柱侧弯。
2
低头,手臂撑着桌子
低着头就着碗吃饭,同时手臂撑着桌面。低头可能造成下颈椎过度前屈,椎间盘挤压、椎间隙下沉。如果再合并手臂撑桌的动作,更易造成耸肩,导致一侧颈肩部肌肉僵硬,两侧肌肉不平衡,甚至引发颈肩部歪斜。
来源:约见名医